临床科研公益项目--抗CD20单抗在血液肿瘤领域和自身免疫疾病应用研究申报通知
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95/10万人,发病率年增长率为5-7%,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人。淋巴瘤生存率相对偏高,在规范综合治疗的情况下,淋巴瘤治愈率可超过60%,其中HL治愈率为70-90%,50%的NHL患者都可获得长期生存。但国内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8%,与欧美国家的70%相差甚远。2019年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白皮书指出,43%的淋巴瘤患者有过误诊经历,51%的患者经过多家医院才得以确诊。61%的患者有过断药经历,断药的主要原因为经济负担过重。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高昂的医疗支出导致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发起了“临床科研公益项目-抗CD20单抗在血液肿瘤领域和自身免疫疾病应用研究”的定向科研基金,项目主要面向全国募集优秀的科研课题,旨在通过征集抗CD20单抗在血液肿瘤领域和自身免疫疾病应用的相关课题,更好地推进诊疗领域的科学诊疗和规范合理用药,提升医生临床研究水平,助力医生成长,达到促进地区民生健康与医学发展的目标。
具体事宜如下:
一、立项要求
1.面向全国医生,与应用相结合;
2.为开展血液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相关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提供支持;
3.有较好前景的应用型研究,研究结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二、立项方向:
新型抗CD20单抗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淋巴瘤或自身免疫疾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及相关转化研究;
三、资助项目数量及额度
1.普通研究基金:资助额度视具体项目情况而定,单中心的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多中心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
2.重点研究基金:资助额度视具体项目情况而定,单中心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多中心的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40万人民币。
四、申报条件
1.普通研究基金: 项目负责人为申报研究领域淋巴瘤或自身免疫疾病专业临床医生,具有中级或博士学位以上职称。如未达到此标准,需有科室副主任级别以上人员推荐,也可申请该项研究基金。
2.重点研究基金: 项目负责人为申报研究领域淋巴瘤或自身免疫疾病专业临床医生,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因科学研究涉及到多元化及开放性因素,鼓励多人联合实施同一课题,以提高单项课题科研学术水平,为更好的推动人类健康科学的研究,在总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课题方向数量上的变更和调整,具体以科学研究需要为准。
五、申报时间和流程
1、申报时间: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2、下载附件一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模版,按照模板中的要求,填写完整。
申请人将填好的电子版项目申请书(Word版+签字盖章后的PDF版)于申报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基金会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研究题目+申请人姓名”。
六、申报咨询
联系人:沈颖
联系电话:010-63561161转8027
邮箱:shenying@yxjl.org
七、项目评审
1、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合格项目进行函审。评审专家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遴选,择优立项。
2、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根据评审结果向课题申请单位下达立项通知,签订课题合同书。
3、根据课题合同书,分批次向资助对象拨付项目经费。
八、项目管理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按照《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立项前的论证、评审程序,以及立项后实施阶段的过程监管、完结验收程序,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合规实用,以及资助项目高质量的成果产出。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2024年4月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十三批立项名单公示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科研能力提升项目(二期)通知
-
医齐携手 科创未来—临床研究及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临床研究能力提升项目 立项名单公示
-
全息腔内治疗技术的临床科学研究申报通知
-
医齐携手 科创未来—临床研究及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十二批立项名单公示
-
复星肿瘤支持治疗科研基金第二轮通知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十一批立项名单公示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2025年风湿免疫领域的学术交流、专业咨询、专业培训或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申报通知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睿影科研基金第七期”项目课题申报结果公示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临床研究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