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10-63561161

标准规范 > 专委会 > 正文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简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正在不断提升。腹膜透析这项成熟的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中得到应用。新医改后药品零加成和药占比限制对腹膜透析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需积极呼吁,通过增加腹透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按人头付费等举措,保全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治疗不可或缺的地位,促进透析生态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腹膜透析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腹透患者生存质量,我们迫切需要搭建一个专属腹透从业人员的公开学术交流平台。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作为北京市卫计委主管的、北京市卫生系统唯一的综合性基金会,集聚社会资源,建立奖励机制,为医患再教育、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医学领域整体水平持续努力。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名下成立的近二十家专业委员会,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蓬勃发展,引领着行业最高水平。我们诚挚期望,通过成立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增强腹透学术领域的纵深发展,促进国际化学术交流,并依托腹透医疗互联网平台(PD-TAP),全方位提升腹透临床管理、科研、教学水平。专业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1人:董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秘书长1人:林琼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副秘书长3人:

杨志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熊子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副主任委员5人:

周建辉(301医院)韩庆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赵慧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彩丽(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杨洪涛(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顾问2人:

李文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左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常委22人:

刘桂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海云(北京协和医院)

徐志宏(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曲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付纲(北京海淀医院)马迎春(北京博爱医院)

王刚(北京友谊医院)梁耀军(甘肃省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绍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赵占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燕敏(武汉市第一医院)敖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许钟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张蓓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瑜琳(青海省人民医院)石书梅(山东省济南军区总医院)

杨向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利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陈秀玲(四川省人民医院)姜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蒋红樱(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委员25人:

李忠心(北京潞河医院)母淑娟(北京广安门中医院)

徐晨(北京朝阳医院)赵班(北京医院)

张志勇(海军总医院)高建军(306医院)

初荣(北京民航医院)刘颖(良乡医院)

徐潇漪(安贞医院)周静威(东直门中医院)

高卓(空军总医院)张勇(密云县医院)

赵楠(沧州中心医院)胡天晓(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石峰(河北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岳英丽(廊坊市人民医院)

张献朝(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刘云(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玲(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谊蓉(西宁市第一医院)孙静(山东省省立医院)

陈晓丽(山西太原市中心医院)路蓉(云南玉溪人民医院)

崔立文(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护理学组:

学组组长1人:许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学组秘书:陈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委员13人:

肖光辉(北京海淀医院)周紫娟(北京协和医院)

邢淑宁(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黄静(301医院)

芦丽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周丽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靳静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冉蕾(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李争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海涛(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廖玉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尹丽娟(四川省人民医院)

罗纪聪(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专家简介:

主任委员董捷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

 慢性肾脏病,尿毒症,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肾脏营养

 教育背景

      1995年毕业于原北京医科大学,200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学习临床研究,着重研究慢性肾脏病的蛋白质能量代谢紊乱。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和蛋白质能量耗竭的防治研究,以第一/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及中文论文近100篇。其中包括在肾脏病专业领域前10%的杂志《Kidney Int 》《Am J Kidney Dis》《Clin J Am SocNephrol》及综述类杂志《CurrOpinNephrolHypertens》等数篇。相关研究作为证据引入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关于预防腹膜炎的指南。作为国际腹膜透析学会的系列临床指南工作组成员,参与编写2017-2018年出版的“腹透导管相关感染”“透析充分性”“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照顾”等国际指南。

主持研究基金(近5年)

首都特色临床应用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资助

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资助

国际肾脏病学会研究基金,ISN GO R&P Committee资助

FreneniusKabi research Award,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学会及德国费森-卡比资助

Baxter Research Award,中国百特资助

参与研究基金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荣誉及获奖(近8年)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学者奖

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11年所领导的课题组获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以来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3项

2010年获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学会及德国费森-卡比资助的全球研究奖项

2009年获国际腹膜透析学会青年学者奖

国际会议应邀英文专题讲座(近5年)

2012年第14届国际腹膜透析年会,马来西亚,题目“腹膜透析患者的盐摄入”。

2014年第15届国际腹膜透析年会,马德里,题目“腹膜透析蛋白丢失与腹膜炎”“腹透患者的身体组分”

2015年第7届亚太分会,韩国大邱,题目“腹透相关腹膜炎的预防”

      2016年第16届国际腹膜透析年会,墨尔本,题目“腹透患者的VitD缺乏”以第一/责任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及中文论文近100篇。其中包括在肾脏病专业领域前10%的杂志《Kidney Int 》《Am J Kidney Dis》《Clin J Am SocNephrol》及综述类杂《CurrOpinNephrolHypertens》等数篇。相关研究作为证据引入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关于预防腹膜炎的指南。作为国际腹膜透析学会的系列临床指南工作组成员,参与编写2017-2018年出版的“腹透导管相关感染”“透析充分性”“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照顾”等国际指南。

编写书籍

1.王海燕教授主编《肾脏病学》第三版及《肾脏病临床概览》的相关章节

2.Mitch WE和Alp Ikizler主编《HANDBOOK OF NUTRITION AND THE KIDNEY》7TH EDITION

3.董捷主编《我们的腹透人生》。

秘书长  林琼真

      林琼真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肾病质控中心委员兼秘书。共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卫生计生委适宜技术跟踪项目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擅长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在腹膜透析及危重肾脏疾病的抢救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副秘书长 杨志凯

1983.1出生(女),博士,2009年参加工作,2012年主治医师

2001年首届北大医学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于2009年毕业并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2004年、2005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见习、实习。
2006年至2012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完成住院医培训。
2007年荣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2009年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2012年晋升为肾内科主治医师。
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为腹膜透析。

副秘书长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年,曾与2014年度在瑞典Karolinska Instltutet Baxter Novum作高级访问学者,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肾脏病委员会及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系国家职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主持并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立项课题近十项,在《中华肾脏病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二十余篇,在《Clin J Am Soc Nephrol》等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收录SCI文章6篇,参编《肾脏疾病鉴别诊断学》专著一部,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能熟练完成肾内科多种操作如经皮肤肾脏穿刺活检术、深静脉插管术、动静脉吻合术和腹腔内置管术等,长期从事腹膜透析患者的随访及管理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igA肾病的循证医学治疗、腹膜透析及CKD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探索。

副主任委员 周建辉

       硕士研究生导师、肾脏病科腹膜透析中心主诊、解放军总医院“四百”工程培育对象、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中国医促会血液净化及工程学委员会秘书长、解放军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质控专家、《生物医学工程》《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等杂志编委、卫计委全国腹膜透析病例信息网络登记和腹膜透析国产化项目联络人。参编卫计委腹膜透析规范教材《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主编助理)、《实用腹膜透析操作教程》(副主编)。擅长急性/慢性肾衰竭的救治: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床旁血滤、灌流吸附等,以及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包括腹膜透析导管、疑难自体动静脉瘘、人工血管内瘘。近年致力于生物人工肾研究,自主研发的“肌红蛋白免疫吸附器”在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模型中获得确定疗效。

副主任委员 韩庆烽

       韩庆烽,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多年从事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净化学的工作,尤其对腹膜透析管路及并发症处理,透析处方的调整和透析充分性的确定,腹膜透析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肾性贫血、营养不良和骨病等各种透析相关问题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病人的康复等相关工作。

副主任委员 赵慧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0年分配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200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Brigham妇女医院肾内科作为访问学者进行肾损伤因子-1(kim-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在腹膜透析、慢性肾脏病领域经验丰富。 自2006年开始从事腹膜透析患者的诊治和管理,在腹膜透析领域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腹膜透析急慢性并发症、疑难病例的诊治以及腹膜透析中心的管理。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腹膜透析、钙磷代谢紊乱。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自2011年开始先后翻译国际腹膜透析学会指南4篇,参与编写和翻译专著3部。

        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委员, 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会员。

        2014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 2012年7月,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10月, 在第六届北京康复论坛获“优秀论文奖””。 2008年10月,在人民医院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副主任委员 杨洪涛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专科负责人,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主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第一届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常务编委。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师从于国医大师张琪、肾病名家邹燕勤、津沽名医黄文政等多位中医大家,以肾脏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在中医药延缓肾小球硬化及抗间质纤维化的研究、中药提高腹膜透析质量及延缓腹膜纤维化的研究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和丰富经验。

“我的腹透故事”主题演讲参赛

腹膜透析是居家的肾脏替代治疗,在漫长的病程中,医护团队悉心照顾并和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为他们撑起一片自由享受生命恩赐的天空。在腹透大家庭里,我们相遇,相识,相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越发理解终末期肾脏病,更让我们感怀生命,感动你我。

您的身边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现我们对广大医护人员征集“我的腹透故事”主题演讲,包含以下题目。演讲要求有别于学术和病例讨论,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生动,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等。我们希望“通过疾病映射医学和人生哲理”。演讲限报10/题,10分钟/位。我们将选取12位优胜者,于201833日进行最后比拼,决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腹膜透析论坛

我国肾脏病学和腹膜透析领域的资深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提高腹透技术和治疗质量的策略,分享关于腹透置管技术、腹膜功能保护、腹膜炎、心血管合并症等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探讨如何解决腹透相关的临床疑难合并症。


动态推荐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肝胆外科中青年专家委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病医学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青光眼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消化心身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病医学专家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药学专业委员会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