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10-63561161

基金会动态 > 项目动态 > 正文

同仁眼科论坛——2023春季临床病例讨论会暨金秀英教授纪念学术论坛如期召开

  着一袭淡绿,染满眼芳菲,2023422日,注定了是一个值得期待、值得经历、值得回味、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同仁眼科论坛——2023春季临床病例讨论会暨金秀英教授纪念学术论坛,在经历了三年的沉淀和分隔后,终于在线下如期召开。由全国各地各大知名眼科机构40多名权威专家线下坐镇,从20余家眼科机构提供的80多份病例中精心挑选了21份疑难病例进行了汇报和讨论,台上讲者、点评专家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为所有的眼科同道们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

微信图片_20230506175657.png

  本次是同仁眼科论坛第21届临床病例讨论会,大会主席魏文斌开场致辞并介绍来宾,王宁利教授的远程致辞。论坛从致敬前辈——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前世今生、沙眼研究新进展开始,由接英教授、梁庆丰教授分别就同仁眼科金秀英教授的学术历程及学术贡献进行了系统介绍,穿插以金教授的生平、轶事及学术成就。最为打动大家的,除了张晓楼教授、汤飞凡教授、金秀英教授以自身作为受试者接种沙眼分离株完成研究闭环外,更有金秀英教授为了在生命之后捐献完美角膜,终老不做白内障手术的决心和行动,完美诠释了王宁利教授对金教授的24字评价:“为人正直、谦虚和蔼、治学严谨、德高望重,值得学习,永远铭记”,表达了“同仁人”对“金秀英教授们”的无限敬仰及深切缅怀……

1.png

  经典的病例报道分为“似是而非”、“意料之外”、“头脑风暴”、“似曾相识”四大版块,像极了临床医生接诊病例的心路历程,也隐约描绘了临床医生的职业成长之旅,从青涩懵懂似是而非,到略知一二常逢意外挑战,到辨疑诊难随时启动头脑风暴,再到条分缕析、触类旁通、成竹在胸,所有的医者,一直行走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

  第一个单元的病例讨论“似是而非”,由吕林教授、洪晶教授、江睿教授及接英教授主持,以同仁眼科张晓昭医生的“山重水复——复发结膜肿物一例”开场,就真菌感染继发结膜肉芽肿形成、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虹膜EB病毒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漫天飞絮迷人眼的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等,展开了从眼部肿物、感染的诊疗思路,到致病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治疗要点,从传统病理学检查、新型影像诊断,到真菌、病毒基因学分类的大讨论,与会专家或提问,或点评,或探讨,或争执,麦克在大家的手间飞传,抓到了的赶紧陈述,抓不到的暗自着急频频挥手示意,一个个如同孩童,在学术的天地里与时间赛跑,纵意驰骋。

2.png

  第二个单元的“意料之外”,由李朝辉教授、张美芬教授、史翔宇教授、付晶教授主持。从“一个双眼急性视力下降的男孩”,牵动了多位同为人父人母的专家、同仁的心,经过层层排查,确诊为多发于男性儿童的低度恶性肿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强调了眼科大夫识别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再结合经典的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及时启动治疗,给小男孩一个光明的未来,宽解父母紧揪的心。接下来是两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出现明显眼前节、后节炎症的病例,从术后虹膜睫状体、玻璃体炎症反应的来源、性质进行多维度分析,最终得出了由硅油毒性反应、曲安奈德毒性反应所致的结论,得到了多位专家的或质疑,或支持,会场又是一片争论和辩驳,多方频起,将会议推向了高潮;一个“消失的下直肌”又把大家拉回到了高度近视合并色素膜发育异常患者的大角度上斜视眼,前后节专家从眼球发育生理学、高度近视巩膜扩张等多项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一例白内障手术激发双眼粘膜类天疱疮的病例,提醒广大手术医生,手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术前需谨慎详查,勿放过任何的疑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结膜瘢痕,术中应对不测时要学习付晶教授的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启动厚积,促成薄发。

3.png

  不知不觉会议临近中午,高涨的学习热情让大家似乎忘却了饥肠辘辘,在工作人员分发午餐的过程中,齐慧君教授、喻晓兵教授分别做了关于DME的积液管理”、“急性黄斑下出血的治疗”的专题讲座,再续以黄瑶教授的“灭火要趁早,RVO治疗的火场扑救”的专题分享,诺华公司李春燕女士满怀激情地进行了会议致辞,转述了惠延年教授“I miss the meeting!”的浓浓情意和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表达了诺华公司上下员工对同仁眼科论坛——春秋季病例讨论会线下会议的满怀期待和倾情奉献。同时,会场外,魏文斌教授新作“一蓑烟雨任平生——眼科名家张晓楼”的签名赠书仪式也在同步进行中,读者们排成一条蜿蜒的长龙,每个人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物质的、精神的盛宴震撼袭来,让大家忘却疲惫,陶然自得。

4.png

  第三个单元的“头脑风暴”由彭晓燕教授、俞素勤教授、丁小燕教授及孙大卫教授主持。从陈春丽医生带来的病例“‘目’然回首、‘惑’然开朗”之肾-视神经乳头缺损综合征开场,一开始就把专家们带进了激烈的讨论中。第二个病例由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的郝晓璐医生报道,因颅内胶质瘤切除术后辅以靶向化疗药物——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导致视网膜被误伤,继发双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告诉眼科医生们,随着新型靶向化疗药物的面世和临床应用,多种药物相关的眼部并发症也值得我们关注。第三个病例因意外问出“特应性皮炎”病史而得到最终诊断的“青年男性双眼视网膜脱离一例”,提醒年轻医生们,任何年轻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都值得探究其深层的原因,而年轻人青光眼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需考虑特应性皮炎等导致不经意间眼部外伤的可能性;一个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头痛、耳鸣、双眼视力下降伴一过性视物模糊,开启了免疫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硬脑膜炎的影像实战,那么,如何做到信而有征?病例进一步强调了对神经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判读、系统性病因分析的重要性。第五个病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病例报道一开头,立刻就有火眼金睛的专家提出是否存在患者“自残”的倾向,揭晓谜底,果然是Munchausen 综合征,提示年轻医生,看病人,不光要考虑“这是什么病”,也需要考虑“这是什么人”;本单元最后一个病例是“无助的双眼”,因小细胞肺癌行阿替利珠单抗继发免疫治疗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强调眼科及神经科医生在接诊恶性肿瘤患者时,除关注肿瘤转移、副肿瘤综合征等常见可能性外,还需详询病史,识别视神经相关的免疫治疗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并依据指南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挽救患者视力。

5.png

  第四个单元我们到达了“似曾相识”,由张美霞教授、姜利斌教授和张新媛教授主持。病例报道由一个爱美女士以玻尿酸球周注射意外进腔入玻璃体后视力下降的悲剧开始,以视力夺回为惊喜结局,激发了专家们关于玻尿酸在玻璃体内的代谢速率、玻璃体性状的讨论,并由此而启发了吕林教授关于人工玻璃体材质和吸收率的思考;同仁医院陈蕊医生给大家分享的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探讨了屈光手术的边界及禁忌,指出对于此类存在角膜营养不良的患者,屈光手术可能继发或促进角膜混浊的进展,正所谓“手术有风险,矫正需谨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著的一部长篇哲思小说命名,报道了一例眼—鼻—脑型毛霉菌病的感染,以眶尖综合征为始发表现,尽管一开始即及时进行了抗真菌治疗,病情仍然持续进展,出现了鼻、眶、颅的沟通,最终以患者死亡为悲剧结尾,给了眼科医生不仅仅局限于挽救视力,还有拯救生命的使命感和压力。接下来的病例由协和医院李冰大夫报道,高度近视女性患者单眼视野缺损,引发了专家们关于“原发性MEWDS”和“继发性MEWDS”的争论,“MEWDS”与“Azoor”的鉴别诊断的思考,以及”RAPD并不是视神经疾病所特有的,严重的视网膜疾病比如MEWDS也可以存在RAPD表现”的阐述和澄清。最后一个病例“云雾下的青光眼”,以一对身材矮小伴关节发育畸形的角膜混浊、青光眼姐妹为讨论对象,阐述了黏多糖贮积症的疾病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邻近傍晚,台上台下的同仁们丝毫不知疲惫,争相发言,观众如观赏一部精彩的辩论赛,情绪随着会议进展而起伏跌宕,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唏嘘放松,酣畅淋漓。

6.png

  会议末尾,依惯例由众望所归的马志忠教授进行总结。满头华发的马志忠教授,依旧顶着他帅气的小马尾,依旧是两张皱皱巴巴记满笔记的纸,戴上眼镜后开始了他一如既往诙谐幽默而又不失深刻的点评和总结。他从诊断疾病的模式、医学教育的模式以及疾病谱系的变化进行分析,阐述了现今临床病例纷繁复杂、诊疗困难的现状,设身处地地思考了年轻医生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应对此种困境呢?马教授以玻璃体混浊的分类和表现、前房闪辉和前房细胞的临床意义,以及RAPD发生的解剖学、生理学基础进行举例,告诉年轻人,要“多读书”,“不断重复”,“搭建系统知识框架,夯实专业基础”,这是马教授对年轻医生培养临床思维、学习能力的忠告,也是他毕生武功秘笈的倾囊传授,拳拳爱意,尽在言语之中。

微信图片_20230506175924.png

动态推荐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认知障碍患者家属支持及身心健康关爱项目”全面启动
  • 支修益教授专访〡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指南引领,科学破局
  • “薪火之行-社区管理经验交流”广州站会后速递
  • “薪火之行社区管理经验交流”深圳站成功举办
  • 新里程 新标杆!|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发起的“2023 COE公益项目”年终总结会暨年终授牌仪式成功举办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举办“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第十二届国际会议暨建院35周年及眼视光学院建院20周年纪念学术会议”
  • “薪火之行社区管理经验交流”苏州站成功举办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成功举办2024“青光眼诊疗技术新进展”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启动“认知障碍患者家属支持及身心健康关爱项目”
  • “手足情”项目再赴新疆,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国内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
  • 北京大学——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县域医院管理领军人才研修班成功举办
  • 《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