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动态 > 项目动态 > 正文
同仁青光眼高峰论坛暨2022“同仁青光眼诊疗技术新进展”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成功举办

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共同主办的同仁青光眼高峰论坛暨2022“同仁青光眼诊疗技术新进展”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于2022年5月7-8日线上成功举行。会议共分为星光璀璨、鸿儒论道、热点聚焦等八个专题,共有来自全国31家医院的52名眼科专家参与了会议发言和讨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汇聚了青光眼领域在临床和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次会议共有3.3万人次在线观看,受到了广大眼科同仁的高度关注。

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的会议再次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大会主席王涛教授对此次被邀请到的全国各地参会发言的专家同道以及未被邀请到的但仍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专家同道表示感谢;对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科的各位同事、各位年轻同志以及各位老专家对此次会议的整体组织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此次会议予以支持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领导、兄弟科室的支持表示感谢。


星光璀璨专场
各位眼科专家齐聚一堂,第一时段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孙霞主任、刘妍博士担任主持。该时段由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李建军教授开场,对是高压症还是青光眼?——再论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早期判定进行了论述。接下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段晓明主任介绍了房角镜检查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冰松主任对青光眼手术相关眼解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卿国平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升血压治疗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才瑜教授分享了青光眼诊治中如何参考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经过该时段的学习,大家对早期识别高压症中的青光眼、房角镜的应用、青光眼手术的相关解剖、中医治疗NTG的疗效及角膜生物力学在青光眼诊治中的价值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单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卿国平教授、李树宁主任及牟大鹏主任共同担任主持。首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宁利教授对青光眼领域尚需回答的十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下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孙兴怀教授讲解了青光眼手术与干眼眼表病变的关系。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余敏斌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负压对眼压及眼球结构的影响。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魏文斌教授介绍了病理性近视眼底病变对青光眼诊断的影响。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张秀兰教授介绍了“小青白”与“小青”——扩展微创手术在闭青中的应用。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唐炘教授介绍了ARB与青光眼。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张纯教授分享了剥脱综合症的研究进展。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江冰教授对青光眼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最后,来自中华眼科杂志的黄翊彬主任针对临床医学论文的选题技巧发表了演讲,使大家对今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有了新的思路。

本场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怀洲主任和张烨博士共同担任主持。首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辛晨主任分享了Schlemm管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接下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怀洲主任讲述了360小梁切开手术的临床实践与思考。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唐莉教授对不同寻常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梁天蔚教授分享了Sturge-Weber综合症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最后,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的潘晓晶教授对真假ICE-透过病例看本质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本场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涛教授和谢媛博士共同担任主持。来自昆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钟华教授对青光眼视野检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吴慧娟教授分享了XEN青光眼引流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初步观察。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贾红艳主任介绍了酒石酸溴莫尼定的临床特点。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的孙兴怀教授详细地讲述了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操作技巧及改进。来自昆明普瑞眼科医院的袁援生教授对青光眼视野与视路疾病视野改变的鉴别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创新园地专场
本单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涛教授、裴雪婷博士担任主持。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的陈君毅教授介绍了OCTA技术在青光眼诊疗中的应用。来自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陈贤立教授分享了微脉冲经巩膜激光应用于青光眼之治疗。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涛教授对内窥镜技术在青光眼联合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蹊径独辟专场
本场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冰松主任和王洪涛主任共同担任主持。首先,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刘杏教授介绍了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之后,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原慧萍教授分享了KDB等MIGS手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初步应用。来自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林丁教授展示了KDB手术视频并讲述了其在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范志刚教授对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最后,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的戴超教授介绍了KDB小梁剔除在房角关闭眼的应用初探。

百舸争流专场
本单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书华主任及张慧主任共同担任主持。来自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王凯军教授对眼压与近视进展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李树宁主任分享了自己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高眼压症和POAG的24小时眼压特征。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的卢艳教授介绍了睫状体光凝与前房深度——晶体虹膜隔后移?来自天津市眼科医院的杨瑾教授对滤过泡相关感染的诊治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来自邯郸市眼科医院的范肃洁教授讲述了化繁为简——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微创手术治疗。

名家论坛专场
本时段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段晓明主任和石砚主任共同担任主持。首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吴玲玲教授分享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1例青光眼术后低眼压引发的思考。接下来,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段宣初教授对青光眼与血流检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二院的刘丹岩教授对青光眼药物治疗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的讲解。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益华教授介绍了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远期疗效观察。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人民医院的贾志旸教授对晶体脱位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最后,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的潘英姿教授对UCP在治疗青光眼中的应用进行了精彩细致的讲解。


动态推荐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举办“关爱妇儿·普及健康”2022科普短视频优秀作品全国征集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暨颁奖盛典
-
圆满落幕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召开“2023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暨泌尿肿瘤年终盘点”大会
-
推进基础科研和临床研究 探索腺样囊性癌全生命周期肿瘤个体化方式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举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发布会
-
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健康科普论坛在京举办
-
圆满落幕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召开“医疗机构糖尿病健康管理项目”总结会
-
汇聚力量 加速打造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生态圈——“2022COE公益项目”年终授牌仪式成功举办
-
“2022年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学术年会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分泌代谢疾病管理论坛”在京召开
-
“2022年第五届同仁眼表疾病和干眼论坛暨角膜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成功举办
-
【圆满收官】“信息化建设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医政管理专业委员会2021年底工作总结会在线上召开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联合拍摄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公益宣传纪录片《面对》主题歌MV圆满发布
-
“同仁眼科论坛—2022临床病例讨论会”在京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