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高压氧医学研究科研项目
一、项目背景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了及时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国家在2013年底开放了“单独二孩”政策,随后又开放了“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但妇女生育率不仅没能明显反弹,反而出现了大幅度下降,2022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研究表明,女性的生殖能力从30岁开始下降,35岁后生殖能力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并伴随着高概率的不孕、流程、死胎及婴儿的先天性疾病。高龄女性卵子质量的降低(卵子衰老)是广泛且无法根治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女性生育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卵子衰老严重制约了“二孩”“三孩”政策的推广。高压氧治疗(HBOT),是一种在超过1个绝对大气压(ATA)下,提供100%氧气的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用于多种病症的公认的治疗模式,包括对机体衰老的改善。因此,探究卵子衰老的分子机制,并通过高压氧治疗建立有效的延缓、治疗卵子衰老的临床策略,将对“二孩”政策的推广及人口老龄化的改善提供帮助。同时,振兴东北助力吉林省实现创新性转型是国家近些年来的持续战略方针,吉林省科技创新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实现提质扩能,科技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二、项目目的
为了鼓励有志于高压氧治疗创新发展的杰出医生积极参与临床科研,推动我国生殖诊断和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基金会发起设立“高压氧医学研究——高压氧对生殖功能的影响临床科研创新与发展基金”项目。希望通过加强高压氧治疗,提高生育功能的科研投入,推动吉林省的临床生殖医学的发展,同步推动高压氧的临床应用,鼓励开展创新性的高压氧生殖临床研究,让更多不孕不育的女性患者受益。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发起“高压氧医学研究——高压氧对生殖功能的影响临床科研创新与发展基金”项目。该项目为纯公益性学术项目,不涉及任何商业活动和利益,主要资助女性生殖的临床和高压氧医学研究。活动将面向吉林全省的生殖领域和高压氧领域的医师募集优秀的研究课题,全方位地推动吉林不孕不育的治疗,通过研究成果转化,提升高压氧对女性不孕不育的治疗成功率。
三、申报研究方向
有助于医学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研究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高压氧医学研究领域等多种疾病领域相关病种的真实世界研究、分析性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数据统计、实验研究以及药理学及基础医学研究的科研基金项目。
四、申报类型、数量与金额
(1)重大课题
基金支持主要目的为高压氧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高附加值的医学从业者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医学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课题数量、资助情况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课题基金金额:最高不超过40万元每项。
(2)重点课题
研究基金支持主要目的为激励高压氧医学研究领域医学从业者的创新思维,点燃基层医生的科研热情,针对有一定科研价值和科研潜力的临床诊疗方案给予科研创新孵化,培育肿瘤精准医学诊疗创新的潜力人才。课题数量、资助情况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课题基金金额:最高不超过15万元每项。
五、申请人要求
1.课题负责人需有相关临床经验及科研工作背景,具有主治、副高及以上职称。每位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申请书须附资质证书复印件)。
2.申请课题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学术依据,技术路线,试验流程,资金预算,时间表以及技术,设备,经验和人力资源可行性描述等。临床试验需符合伦理及GCP等各项法规要求。
3.申请课题的预算符合研究的实际需求,专项资助的费用只能用于该项研究及与研究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用于购置固定设备,劳务费用与差旅费应控制在合理水平。
4.申请课题原则上在2年内完成,如遇特殊情况(如出国进修、支边、援外等),可由课题负责人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供合理理由,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可准予适当延期结题。
5.已获得其他国家、省部级科研专项资金支持的科研课题不得申请本课题
6.科研课题的管理应遵循《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科研项目基金管理规定》。
六、申请课题流程
1.本期基金申报时间:2024年10月1日-2025年10月1日。
2.下载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课题研究项目合同书、接受项目(课题)资助经费账户通知书等资料模版,按照模板中的要求,填写完整。
3.申请人将填好的电子版项目文件(Word形式)发送至基金会指定邮箱fanjunzhe@yxjl.org,邮件主题请注明“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一高压氧医学研究科研项目+申请人姓名”。
七、基金会对申报的课题组织评审
本项目将支持有科研需求的医疗工作者,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以评审选拔的方式,对申报课题进行评估审查。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技术创新性、实施条件、项目预算、市场需求预测及存在的风险等。该项目将通过项目主办方进行形式审查,并邀请评审委员会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的方式开展。对最终选出的符合条件的研究者,由基金会与课题依托单位签署资助协议,开展科研活动。
八、评审委员会专家要求
1.评审专家参照标准:
1)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及以上的专业医疗人员;
2)学术水平高,勇于创新,在相应课题领域有突出成就或较大贡献的学术成果;
3)社会责任感强,品行端正,学风优良,遵守学术规范,无违纪违法记录。
2.评审方法
1)该项目将通过项目主办方进行形式审查,并邀请评审委员会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的方式开展;
2)评审过程中,需要设盲,隐藏申请人和所在工作单位;
3)评审专家需对来自同一工作单位的申请人的项目申请书子以回避。
3.评审指标:
1)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对本学科及周边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方法或技术创新性;
2)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切入点、明确研究目标及主要设计思路,具有合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3)课题研究的实用性:研究内容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及合理的研究进度及研究预算。
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判后,与基金会共同对申请方案择优确认资助。最终获得基金支持的项目将在基金会官网进行公示。
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所有。
九、评审委员会工作职责
1.与基金会共同商定申请者评选标准、研究项目评审标准;
2.为项目提供医学相关专业咨询;
3.根据评审标准,对进入评审环节的课题子以评定;
4.从医学专业角度审核研究项目阶段报告、结题报告、科研成果的合理性,严谨性;
5.评审专家不得审核自己任职医院的申请,由评审工作组组织进行规避。
十、项目管理
本项目实施需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北京医学奖励会基金会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机构内部制度严格执行。该项目是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提供定向募捐支持。所有研究类项目的开展,要求符合国家对于GCP临床的相关要求,如涉及研究类药品捐赠,捐赠药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标准的已上市合格药品。如涉及电子化信息收集研究者应充分沟通并让患者知晓。
本项目由项目发起方进行具体执行与跟进,基金会作为监管单位将对项目进行不定期监察。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根据与基金会签订的课题合同文件定期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应的支持文件。
项目研究成果:本项目为公益性医学研究资助项目,不含商业性质与商业目的,研究成果归属于基金会与研究者/研究机构共同所有,同时研究成果将用于公益。
希望受资助的研究项目可以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高水平临床证据,为推动医学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电子下载申请材料模板: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2024年10月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临床研究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八批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七批立项名单公示
-
关于“AICU内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用于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研究”课题资助名单的公示函
-
关于“羟考酮联合髂筋膜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研究”课题资助名单的公示函
-
靶向未来-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科研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黑龙江省临床科研公益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高压氧医学研究科研项目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临床研究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 (第五批)立项名单
-
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或基础研究项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