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10-63561161

公益项目 > 科研课题 > 正文

关于开展“精准麻醉 舒适医疗-科研基金项目”通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镇痛领域的研究对于提升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天津市麻醉镇痛医学事业的发展,鼓励临床麻醉科及麻醉相关科室等领域开展有关疼痛管理、精准麻醉、舒适化诊疗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用科研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设立了“精准麻醉 舒适医疗科研基金项目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医学领域创新发展研究,并严格执行立项前的论证、评审程序、以及立项后实施阶段的过程监管,完结验收程序,确保募集的善款合理、合规使用,以及资助项目高质量的成果产出。

一、项目资助范围及对象:

拟计划从天津区域范围内等级医院进行招募,资助对象为天津市麻醉科及麻醉镇痛相关科室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

二、项目申报时间:20254—2025年12月

注:一级课题申报时间截止至2025年6月31日,超过期限者不予接收。

三、申报方向及条件要求

1申报方向

本次资助采取自由命题方式,研究内容须为麻醉镇痛领域相关基础/临床研究。研究方向可参考以下:

1.1 个体化麻醉药物及剂量的精准应用

1.2 麻醉深度精准监测与调控技术研发

1.3 围术期风险评估与预防

1.4 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机制与策略创新

1.5 围术期精准镇痛方案优化

1.6 麻醉与重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及谵妄防控

1.7 麻醉与危重症患者的长期预后

1.8 术后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管理模式优化

1.9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测与干预

2申报条件

2.1 本次资助主要分为一、二、三级课题。资助额度及要求如下表:

课题级别

金额/项

数量

项目申请限制

一级重点课题

50万元

1

申请人要求:PI须正高职称+博导资格;在相关领域有标志性成果(例如近3年发表SCI≥10篇);担任国内外权威学术组织职务(如学会理事、期刊编委等)。

课题要求:麻醉镇痛领域颠覆性技术创新/重大原创性基础或临床研究/多中心研究等;

依托单位要求:天津市重点三甲医院,依托单位体量须符合研究需要。

成果要求:至少产出一篇SCI或中文北大/南大核心期刊文章。

二级面上课题

10万元

8

申请人要求:PI须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

课题要求:区域性特色临床问题/现有麻醉方案优化研究/特殊人群镇痛研究/新型镇痛技术基础研究等;

依托单位要求:天津市三级医院,依托单位体量须符合研究需要。

成果要求:至少产出一篇中文核心文章。

三级启航课题

5万元

8

申请人要求:PI须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鼓励40岁以下青年学者申报;接受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联合申报;

课题要求:青年学者探索性研究或临床问题验证性研究等;

依托单位要求:天津市等级医院。

成果要求:至少产出一篇普刊文章。

2.课题申报单位应具备开展科研的相关条件,按照申报的研究内容、实施期限、申报方式等要求进行申报,能够按时完成科研任务。

2.3 课题申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4 课题负责人为在上述单位正式任职的医务及科研工作者,在相关治疗领域有一定科研基础无不良科研记录。

2.课题负责人应为该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人员,应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了解本专业的进展及热点问题。

2.6 为保证公平公正,避免利益冲突,参与课题评审的专家不得申请基金

3申报要求

3.1 每个申请人所在科室仅可申请本次研究的一项科研项目,严重杜绝一标多投及一人多标的现象

3.2 已获其他项目支持(如国自然)的研究方案,不在本项目评选范围内;

3.3 申请课题须在中国境内开展且研究成果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

3.4 申请者应清晰标注申请研究项目类型、申请资助金额,并规范、完整填写其对应的课题申请书。

3.5 申报课题需在资助名单公示后6个月内完成伦理及协议签署,研究期限开展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课题实施过程中需按要求提交年度进展报告,定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3.6 项目要求每项科研课题,课题组至少需要包含1个青年研究者(硕士/博士/主治医生等),协助人才培养计划。

、项目申报与评审

4.1 申报

申请者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提出项目申请,并填写项目申请书、合同书、账户通知书发送至基金会邮箱注:内容及格式详见附件模板文件命名方式:精准麻醉舒适医疗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级别-申请者姓名-申报单位”。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核后会将申请书、合同书、账户通知书及审核意见返回申请者邮箱。形式审查不合格的需要进行修改并邮件回复修改后的申报材料,否则视为无效申报。

4.2 评审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每季度召开一次线上评审会,项目评审采用双盲形式进行,评审专家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遴选,择优立项。

4.3 立项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根据评审结果及资助对象签订协议,并分批次向资助对象付项目经费。

评审通过的申请者将根据评审意见进行课题资料修改,修改后的申请书、合同书、账户通知书(申报者所在单位签字盖章)邮寄至基金会。基金会审批确认提交材料无误后于35个工作日,双方盖章后的终版合同书邮寄至申请者。

4.4 中期报告

项目进行612个月时需要进行中期考核,提交中期报告,基金会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评审,对项目计划执行进度、数据收集情况、资源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4.5 结题报告

申请者结题后,依据合同书规定的日期,提交结题报告、经费使用明细、课题研究数据等至基金会,基金会组织专家进行线上审核后准予结题资料由基金会统一保管,并归入档案留存,此次课题终结拨付尾款。

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项目团队所有(基金会拥有非独占使用权),成果署名需注明基金会资助,鼓励项目团队将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

注:个别文件见附件

附件1: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附件2:课题研究项目合同书

附件3:课题研究立项通知书

附件4:课题账户通知书

附件5:课题研究项目中期报告

附件6:课题研究项目结题验收报告

上传至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邮箱:jiazhili@yxjl.org

五、项目管理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按照《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科学研究基金管理规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立项前的论证、评审程序,以及立项后实施阶段的过程监督、完结验收程序,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合规使用,以及资助项目的高质量成果产出。

联系方式

主办单位: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项目联系人:贾老师

联系电话:13146841199

邮箱:jiazhili@yxjl.org

邮寄地址: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35号宣兴大厦2层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20253

动态推荐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2025年风湿免疫领域的学术交流、专业咨询、专业培训或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申报通知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睿影科研基金第七期”项目课题申报结果公示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临床研究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医齐携手 科创未来—临床研究及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十批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九批立项名单公示
  • 关于开展“精准麻醉 舒适医疗-科研基金项目”通知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科研创新-医学研究与应用基金项目2025年征集通知
  • 2025年呼吸病学领域科研项目
  • “大医领航,助力科研”双扶双促-临床研究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八批立项名单公示
  • 科研在县-临床研究能力提升公益项目第七批立项名单公示